编者按: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近期快速发展,离不开国际证券化市场提供的宝贵经验。在今年春天举行的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2015年年会上,渣打银行中国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陈春锋先生做了以“金融危机后国际证券化市场变化及发展借鉴”的主题分享,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在分享中,陈春锋先生比较了美国CLO市场与中国的差异,并宏观地介绍了全球证券化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的变化。他认为,国际证券化市场在不断回暖,监管改革不断推进,同时各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春锋先生认为,国际证券化市场对中国的借鉴,主要体现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的系统性规划、监管政策的支持以及推动市场开放等诸多方面。
以下是陈春锋先生的部分分享实录及PPT。
陈春锋 渣打银行中国资本市场部 执行董事
陈春锋:大家好!我接着前面的话题先比较一下美国CLO市场跟中国的差异,再宏观地看一下全球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有哪些变化。
中国从2005年开始试点资产证券化,到现在刚好10年的时间。在过去10年中,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超过70%都是CLO,即将银行的对公贷款拿出来做证券化,这种类型和汽车贷款等零售资产的证券化不大一样。由于目前证券化仍处于试点阶段,国内CLO还在发展中,与美国市场比还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基础资产看,国内CLO的基础资产比较简单,以优质贷款为主,大多数情况是双边贷款,很少有银团贷款。渣打银行去年首次尝试银团贷款证券化,许多机构也开始尝试。但是美国的贷款要复杂很多,比如有杠杆贷款,在贷款合同项下会有很多不同的条款。做证券化理解基础资产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从基础资产的角度来比较,会发现中国的CLO在基础资产这个层面还比较简单,因为我们的贷款市场还比较初级。
第二,从投资者看,美国投资者类型很多,有各类基金、养老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等,银行占比较小,且占比在下降。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投资证券化市场,但是仍以银行和银行理财资金为主,投资者分散化程度还不够。
第三,从交易结构安排看,中国也相对简单,目前就两、三层或者四层结构,比较多的是静态池、过手转付的结构,较少动态循环池、支付型以及掉期等结构安排。尽管结构简单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市场的一个趋势,但中国现在还是初级阶段的一种简单。
第四,从定价角度看,美国CLO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AAA评级的定价大概只有LIBOR加20、30个基点(base point),现在是LIBOR加140到150个基点。三个月LIBOR在0.3左右,加上150bps就是浮动利率1.8%左右。中国现在央行基准利率降了后,CLO发行利率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当然,拿我们的定价跟美国比还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资金市场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跟自己比,国内发行的CLO跟国内可比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券比,会发现证券化在发行利率上优势不大,比如基础资产是超AAA的公司贷款证券化,资产支持证券评级到不了超AAA,流动性不好还要加上溢价,发起机构可能觉得证券化成本贵。原因是国内证券化市场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投资者群体范围还比较窄。我个人认为,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边际很高,收益不错,会有更多境内外的投资者进来,但在市场发展初期还面临一些困难。
第五,美国CLO基础资产分散性很高,单个借款人集中度一般不超过2%,单个行业一般不超过10%,可能一单CLO中有好几百个客户贷款放进来。但在中国CLO集中度还太高,资产池可能就几个客户到几十个客户。按照规定单一借款人集中度最高是15%,如果超过15%就要披露借款人的详细信息,所以一般会将单一借款人的集中度比例控制在15%,但集中度还是很高,而美国CLO的集中度会好很多,没有中国这么集中。在美国市场,单一借款人按照国际评级通常要达到B的水平,当然中外评级体系也有差异,目前国内CLO目前客户资质相对较好,贷款也比较优质。
当然国内外CLO的差异还不止这些。我最大的感触是,因为美国证券化市场很发达,所以市场生态也很发达。从CDO产品发行中可以看到,很多是主动管理型而不是银行资产负债表型的CLO,即银行为了调整资产负债表,把贷款打包发行CLO,这个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主要动力。但是在美国市场上,套利型的、主动管理型的CLO是主要动力。我认为主动管理型的CLO是国内未来信托的方向,或者是以后中国CLO市场更加市场化的方向。银行负责开发优质客户、发放贷款,证券化可以专业分工,交由其他市场机构去完成。只要有价差、有套利,就会有更多的证券化产品,所谓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就能实现了。有更多的机构能够筹集到低成本资金发放给更多实体经济好的客户,这才是证券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要点。
前段时间我们总结了中国过去十年证券化试点的一些经验,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市场的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借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市场有哪些变化,监管有哪些变化,政府有哪些推动作用。一提到证券化,大家都认为政府很重要。我仔细比较了,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亚太,监管推动确实都很重要。金融危机后ABS发行量逐步恢复,汽车贷款等证券化已经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所以金融危机罪不在证券化,只是有人滥用了证券化导致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把证券化停了,因此中国也在2012年重启证券化,并大力发展证券化。
有关金融危机后国际证券化市场变化及发展借鉴的总结请参考以下PPT。
CSF机构、个人会员申请途径:
点击链接:http://www.chinasecuritization.org/cn/3/member.html(个人),http://www.chinasecuritization.org/cn/3/Agencymembers.html(机构) ,进入"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会员管理系统"机构、个人会员入会在线申请页面,论坛秘书处将在申请人员提交会员入会申请表后及时审核回复。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CSF)微信公众号近期将主要推送中外证券化专家在本届年会上的精彩发言文章,预计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推送完毕,欢迎大家点击论坛官网首页左上角的二维码,关注论坛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CSF)将于2015年9月开始组建由中外业界专家共同组成的论坛理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欢迎各位参选论坛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席的中外资产证券化专家,通过CSF微信平台分享专业文章和建设性意见,共同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
CSF论坛将全球范围内的会员分为机构会员与个人会员。机构会员享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个人会员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有权参加相关专业委员会的活动。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China Securitization Forum),简称("CSF")是在有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证券化行业的海内外相关机构于2006年发起设立的交流平台。论坛以"教育、建立共识、倡导"为其宗旨,致力于促进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此,与美国结构性融资行业组织(简称SFIG,网址:http://www.sfindustry.org)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的稳定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必不可少的资金来源。
CSF个人会员申请途径:点击链接http://www.chinasecuritization.org/cn/3/member.html,进入"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会员管理系统"个人会员入会在线申请页面,论坛秘书处将在申请人员提交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后及时审核回复。
版权声明: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CSF) 微信公众号全部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和转载,转载时,请在文首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CSF)"字样,并且注明微信公众号,否则,我们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有关合作事宜,请发送邮件至以下邮箱:lujiapeng@chinasecuritization.org。